【槲叶落山路的出处是哪里】“槲叶落山路”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中送别》。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色与离别之情,其中“槲叶落山路”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山间落叶纷飞、道路萧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一、
《山中送别》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山中相送罢,
> 日暮掩柴扉。
> 槲叶落山路,
> 空林不见人。
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其中“槲叶落山路”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秋季),也渲染了山中送别的凄凉气氛。
“槲叶”是一种常绿乔木的叶子,常见于山野之间,其叶片厚实、颜色深绿,在秋日里逐渐变黄并飘落。“落山路”则进一步说明了落叶覆盖在山路上的情景,使整幅画面更具真实感和意境美。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槲叶落山路 |
出处 | 唐代王维《山中送别》 |
作者 |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
诗名 | 《山中送别》 |
诗体 | 五言绝句 |
诗句原文 |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槲叶落山路,空林不見人。 |
诗句含义 | 描写送别后山中的景象,落叶铺满山路,树林寂静无人,表达离别之感。 |
槲叶特点 | 常绿乔木的叶子,秋季变黄,常用于山野环境,象征秋天的萧瑟。 |
诗歌风格 | 清新淡雅,意境深远,富有自然之美与情感寄托。 |
三、结语
“槲叶落山路”虽仅四字,却蕴含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它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实,更承载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惆怅。通过对这句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维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