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纳言的词语意思是什么

2025-09-06 06:59:20

问题描述:

纳言的词语意思是什么,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6 06:59:20

纳言的词语意思是什么】“纳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常见于古代文献和现代语境中。它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总体上多与“听取意见”、“进言”或“传达命令”有关。以下是对“纳言”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释

纳言,拼音为 nà yán,字面意思是“接纳言论”或“接受谏言”。其核心含义是“听取他人意见”或“进献忠言”,常用于描述官员、君主或上级对下属建议的采纳态度。

在古代,“纳言”也指一种官职名称,如《尚书》中提到的“纳言”,是负责传达君王命令、收集臣民意见的重要职位。

二、词语用法与出处

用法 解释 出处
1. 听取意见 指君主或上级接受臣子、百姓的建议 《尚书·舜典》:“帝曰:‘俞!地载之德,不可不敬。’乃命伯禹作司空,以平水土。帝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让于德,弗嗣。乃命益,曰:‘汝往哉,惟时之惠。’又命伯禹曰:‘汝惟不淫,惟敬五事。’……帝曰:‘予闻,若涉春冰。’……帝曰:‘朕堲谗言,若涉春冰。’……帝曰:‘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帝曰:‘纳言,汝惟机,惟几,惟敏,惟成。’”
2. 官职名 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传达政令、收集意见 《周礼·秋官·小司寇》:“掌外朝之法,辨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日而毕,无冤者,乃听之。若其有罪,则以告于王,王命之,乃命其属,使纳言。”
3. 现代引申义 引申为“善于倾听、虚心接受建议” 现代文章、演讲中常用“纳言”来形容一个人谦逊、善纳良策

三、总结

“纳言”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语,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基本含义:听取意见、接受谏言。

- 历史背景:在古代常作为官职名称,承担沟通上下、传递政令的职责。

- 现代意义:象征着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强调“倾听”与“尊重”。

在现代社会中,“纳言”不仅是一种政治理念,更是一种个人修养的体现。一个善于“纳言”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与支持。

四、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词语 纳言
拼音 nà yán
基本含义 接受谏言、听取意见
历史背景 古代官职名,负责传达政令、收集意见
现代意义 象征开放、包容、善纳良策
文化内涵 强调倾听与尊重,体现谦逊与智慧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纳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它都提醒我们:善于倾听,才能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