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无缺的词语意思是什么】“金瓯无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国家或政权稳固、完整无缺,没有受到任何破坏或分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国家统一和完整的高度重视,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安全。
一、词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金瓯无缺 |
| 拼音 | jīn ōu wú quē |
| 出处 | 《南史·梁本纪》:“金瓯已固,玉帛无亏。” |
| 释义 | 比喻国家或政权完整无损,没有缺漏或分裂。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完整。 |
| 近义词 | 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江山永固 |
| 反义词 | 国破家亡、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
二、词语来源与背景
“金瓯”原指一种精美的酒器,后来引申为国家或政权的象征。“无缺”则表示完好无损。因此,“金瓯无缺”最初是用来形容国家治理有方、疆域完整、政局稳定的状态。
在历史上,这一成语多用于赞美盛世或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尤其在涉及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的语境中更为常见。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政治演讲 | “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将始终金瓯无缺。” |
| 历史评论 | “清朝时期,国家强盛,可谓金瓯无缺。” |
| 文学作品 | “诗人以‘金瓯无缺’来表达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祝愿。” |
四、总结
“金瓯无缺”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国家或政权的完整与稳固。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国家统一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安定的追求。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