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七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一、诗歌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画面感极强,读来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 第一句:描绘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表现出春天的活力。
- 第二句:白鹭飞向蓝天,展现天空的广阔与宁静。
- 第三句:窗外可见远处的雪山,象征着时间的长久与自然的壮美。
- 第四句:门前停着来自东吴的船只,暗示交通的繁忙与地域的辽阔。
三、表格总结
诗句 | 内容解析 | 表达情感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黄鹂在翠柳间鸣叫,表现春日的生机 | 生命力、自然之美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白鹭飞向蓝天,展现天空的辽阔 | 自由、宁静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窗外可见远山积雪,象征时间的沉淀 | 历史感、自然壮丽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门前停着远方的船只,体现地理广袤 | 交通繁荣、空间开阔 |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诗中选取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山、船只等典型意象,构成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2. 动静结合:黄鹂鸣叫为动,白鹭飞翔为动,而雪山、船只则为静,形成动静相宜的画面。
3. 空间感强:从近处的柳树到远处的雪山,再到门前的船只,层次分明,空间感强烈。
4. 语言简练:全诗仅28字,却蕴含丰富意境,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
五、结语
《两个黄鹂鸣翠柳》是杜甫晚年所作的一首写景诗,虽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唐诗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