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庐山意思】《七律·登庐山》是毛泽东于1959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庐山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蕴含了对革命事业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毛泽东诗词中一贯的豪迈与深沉。
一、诗歌
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符合“七律”的格式要求。内容上分为四联,分别是:
- 首联:点明登临庐山的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视野。
- 颔联:描写庐山的壮丽景色,突出其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特点。
- 颈联:转入对历史的回顾,暗含对革命历程的反思。
- 尾联:表达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坚定信念。
二、诗歌主旨分析
《七律·登庐山》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诗中既有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有对革命理想的坚持。通过登高望远,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复杂形势下的坚定立场和乐观精神。
三、表格形式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七律·登庐山 |
作者 | 毛泽东 |
创作时间 | 1959年 |
体裁 | 七言律诗(七律) |
主旨 | 表达登高望远时的感慨,寄托对革命事业的信心与对自然的赞美 |
结构 |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
意象 | 庐山、云雾、山峰、历史遗迹等 |
语言风格 | 豪放大气,凝练有力 |
情感基调 | 积极向上,充满希望 |
四、结语
《七律·登庐山》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庐山的雄伟风光,也体现了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的胸怀与气魄。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毛泽东诗词的重要文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