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是什么分界线】胡焕庸线,又称“黑河—腾冲线”,是中国地理学中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分界线。它由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于1935年提出,用以划分中国人口分布的南北差异。这条线从东北的黑河(现为黑龙江省黑河市)延伸至西南的云南腾冲,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胡焕庸线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界限,更反映了中国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与人口分布之间的深刻关系。在该线以东,地势相对平缓,气候适宜,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而在该线以西,多为高原、山地和沙漠,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人口稀少。
胡焕庸线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胡焕庸线 / 黑河—腾冲线 |
提出者 | 胡焕庸(中国著名地理学家) |
提出时间 | 1935年 |
线路 | 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 |
功能 | 分界中国人口分布、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 |
东侧 | 地势平坦、气候适宜、人口密集 |
西侧 | 地形复杂、气候干燥、人口稀少 |
胡焕庸线不仅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参考,也对国家政策制定、资源分配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条线所代表的人口分布格局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特征依然显著。理解胡焕庸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地理多样性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