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篱落词语解释

2025-09-11 20:03:28

问题描述:

篱落词语解释,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20:03:28

篱落词语解释】“篱落”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古代文学和诗词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可以指实际的围墙或栅栏,也可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或界限。以下是对“篱落”一词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词语释义

词语 解释
篱落 1. 指用竹子、木条等编织成的围墙或栅栏,用来围护庭院或田地。
2. 引申为一种象征性的界限,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或社会地位的隔阂。
3. 在诗词中,常用来描绘乡村生活或隐逸之趣。

二、常见用法及出处

“篱落”在古诗文中多见于描写田园风光或表达隐逸情怀的作品中。例如:

- 《过故人庄》——孟浩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虽未直接使用“篱落”,但诗中所描绘的乡村景象常与“篱落”相关联。

- 《夜雨寄北》——李商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中虽未出现“篱落”,但“西窗”可理解为一种情感上的“篱落”。

- 《归园田居》——陶渊明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樊笼”与“篱落”意象相近,均象征着束缚与自由的对立。

三、文化含义

“篱落”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 象征自然与生活的边界:在乡村生活中,“篱落”是家庭与外界的分界线,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表达情感的疏离:在文学中,“篱落”也常用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如孤独、思念或无法沟通的情绪。

- 体现隐逸精神:许多文人借“篱落”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四、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篱落”较少单独使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影视剧本或文艺类文章中仍可见其影子。有时也被用来比喻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屏障”或“情感距离”。

五、总结

“篱落”一词,从字面来看,是建筑上的围栏;但从文化层面来看,它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无论是作为现实中的屏障,还是文学中的意象,它都体现了古人对生活、情感和自然的独特理解。

总结要点 内容
含义 实际的围墙或象征性的界限
文化意义 自然与生活的边界、情感的疏离、隐逸精神的体现
常见出处 古诗文如《过故人庄》《归园田居》等
现代使用 多用于文学作品,表达情感或心理距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篱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寄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