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有信的上一句】“言而有信”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学而》篇。它强调的是一个人说话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然而,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只关注其下一句,却忽略了它的上一句。
一、总结
“言而有信”的上一句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整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信”这一道德品质的高度评价。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来源和含义,以下是对“言而有信”的上下文进行整理,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信息。
二、相关原文与解释
成语/句子 | 出处 | 原文 | 解释 |
言而有信 | 《论语·学而》 |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强调做事要认真负责,讲求信用。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论语·为政》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没有诚信的人,就像没有关键部件的车,无法前行。 |
三、语义对比
句子 | 含义 | 作用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就无法立足于社会 | 强调“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 |
言而有信 | 说话有信用,言行一致 | 表达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标准 |
四、文化意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仅是孔子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更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信”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诚信依然是人际交往和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个人信誉还是企业形象,“信”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
五、结语
“言而有信”的上一句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两句话共同构成了儒家对“信”的深刻阐释。通过了解这些经典语句的出处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运用成语,也能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重要性。
如需进一步探讨《论语》中的其他经典语句,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