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

2025-08-11 18:17:12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18:17:12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一、诗歌背景与主题总结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秋瑾所作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但题干中提到的“从军北征”实为唐代诗人李益的《从军北征》。可能在题目设置上存在混淆。根据题干内容“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可以判断应为李益的《从军北征》。

该诗描绘了边塞征战的艰苦环境和将士们内心的悲凉情绪,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题目解析与答案整理

题目 答案 解析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李益 唐代诗人,擅长边塞诗题材
2. “天山雪后海风寒”一句描写了什么景象? 边塞地区寒冷的自然环境 表现了戍边将士所处的恶劣条件
3. “横笛遍吹行路难”中的“行路难”象征着什么? 战争的艰难与人生的困苦 既有字面意义,也有深层隐喻
4.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对比 将士兵的英勇与将领的享乐形成鲜明对比
5. 诗中“大漠风尘日色昏”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战场氛围,增强画面感 展现战地环境的荒凉与残酷
6.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女性不甘于命运、渴望参与国家大事的豪情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自我意识

三、诗歌艺术特色总结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边塞的苍凉与将士的艰辛。

- 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传达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由景入情,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升华。

- 修辞丰富,意象鲜明:如“天山”“大漠”“红旗”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与历史感。

四、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歌内涵,关注诗歌中人物情感的变化,并通过朗读体会其节奏与韵律。同时,鼓励学生思考诗歌中蕴含的社会批判意识与个人理想追求之间的关系,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注: 本分析基于题干提供的诗句及常见解读,若需进一步探讨其他版本或不同作者的作品,可另行补充说明。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