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丑德齐的词语意思】“地丑德齐”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地方或群体中的人才众多、德行高尚,彼此之间不分高下,整体素质相当。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某个地区或团体在人才和道德方面的均衡发展。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出处 | 含义 |
地丑德齐 | dì chǒu dé qí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原指土地虽不肥沃,但人德相当;后引申为地方虽不富庶,但人才济济、德行相近。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地丑德齐”最早出自《左传》,原意是说虽然土地贫瘠,但人们之间的道德水平相近,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一个地区或群体内部成员在能力、品德等方面较为均衡,没有特别突出的个体,也没有明显落后的成员。
三、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 示例 |
描述地区人才情况 | “此地地丑德齐,人才辈出。” |
赞美团队合作 | “这个团队地丑德齐,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
评价社会风气 | “当地民风淳朴,地丑德齐,百姓安居乐业。”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人才济济、群贤毕至、各有所长 |
反义词 | 人才匮乏、良莠不齐、参差不齐 |
五、总结
“地丑德齐”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既表达了对地方或群体中人才和道德水平均衡的认可,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和谐”与“平衡”的重视。在实际使用中,它既可以用于正面的赞美,也可以作为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客观描述。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