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这位被誉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他的名字早已成为科学与智慧的象征。然而,很多人对他的了解可能更多停留在他那句“黑洞会蒸发”的理论,或是他那独特的声音合成器语音上。但很少有人真正知道,霍金是在什么时间点开始坐在轮椅上的。
霍金在1963年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这是一种逐渐导致肌肉萎缩、最终失去行动能力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当时他只有21岁,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医生曾断言他只能再活两年,但他却奇迹般地与疾病抗争了55年,直到2018年去世。
那么,霍金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坐上轮椅的呢?答案是:1970年左右。随着病情的恶化,霍金的身体逐渐失去了控制能力,从最初的行走困难,到后来完全无法站立,最终不得不依靠轮椅生活。
尽管身体被疾病束缚,霍金的思维却从未停止。他在轮椅上完成了许多划时代的科学研究,包括黑洞辐射理论(即“霍金辐射”),并成为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这是牛顿曾经担任过的职位。他的著作《时间简史》更是让复杂的宇宙学知识走进了千家万户。
值得一提的是,霍金在轮椅上的岁月并非只是沉思与研究。他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心人类未来,甚至多次表达对太空探索的支持。他曾在演讲中说:“如果人类不进入太空,就无法生存下去。”这种精神,也让他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
霍金的一生,是对命运最有力的挑战。他用有限的身体,创造了无限的智慧。他的轮椅不仅是疾病的象征,更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标志。正如他所说:“无论你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坚持下去。”
所以,当我们问“霍金是什么时候坐在轮椅上的”,我们不仅仅是在寻找一个时间点,更是在追寻一位科学家如何在逆境中发光发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