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简称CK)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酶,主要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它在肌肉组织中含量较高,尤其在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最为活跃。肌酸激酶的主要功能是催化磷酸肌酸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维持细胞内的ATP水平,为细胞提供快速可用的能量。
由于其在肌肉组织中的高表达,当肌肉受到损伤时,肌酸激酶会从细胞中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它是评估肌肉损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临床上常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肌酸激酶水平来诊断心肌梗死、肌肉疾病或其他可能导致肌肉损伤的状况。
项目 | 说明 |
中文名称 | 肌酸激酶 |
英文名称 | Creatine Kinase (CK) |
分子结构 | 由两个亚基组成,常见形式为MM型(肌肉型)、MB型(心肌型)和BB型(脑型) |
主要分布部位 | 骨骼肌、心肌、脑组织 |
功能 | 催化磷酸肌酸与ADP转化为ATP,维持细胞内能量供应 |
临床意义 | 肌肉损伤、心肌梗死、肌肉疾病等疾病的诊断指标 |
正常参考范围 | 通常为24–195 U/L(不同实验室可能略有差异) |
升高原因 | 心肌梗死、肌肉损伤、剧烈运动、某些药物影响等 |
检测方法 | 血液生化检测,常用速率法或比色法 |
肌酸激酶虽然在多种组织中存在,但其最显著的临床价值体现在心肌和骨骼肌的疾病诊断中。例如,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数小时内,肌酸激酶水平会迅速升高,成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此外,对于运动员或进行高强度训练的人群,定期监测肌酸激酶水平也有助于评估肌肉恢复情况和避免过度训练。
总之,肌酸激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酶类物质,在医学和生理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解其功能、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身体状态和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