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攘一鸡古文翻译加注释】《月攘一鸡》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偷鸡人的行为,讽刺那些明知错误却不愿彻底改正的人。下面是对该篇古文的翻译、注释以及。
一、原文
>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
二、翻译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的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他回答说:‘那我减少一点,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就不再偷了。’”
三、注释
词语 | 注释 |
攘 | 偷取,窃取。 |
邻之鸡 | 邻居的鸡。 |
或告之曰 | 有人告诉他说。 |
是非君子之道 | 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 |
请损之 | 请让我减少一点。 |
月攘一鸡 | 每月偷一只鸡。 |
以待来年 | 等到明年。 |
而后已 | 然后停止。 |
四、(表格形式)
内容要点 | 解析 |
故事背景 | 孟子讲述一个偷鸡人因他人劝阻而提出“每月偷一只”的妥协方案。 |
寓意 | 讽刺那些明知错误却不愿彻底改正的人,强调“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
人物行为 | 偷鸡人一开始每天偷鸡,后来改为每月偷一只,企图用时间淡化错误。 |
孔子观点 | 孟子借此事表达对“小恶不改”的批评,认为应立即纠正错误,而非拖延。 |
现实意义 | 在生活中,许多人面对错误时选择“慢慢改正”,实则是逃避责任的表现。 |
五、结语
“月攘一鸡”虽是古代寓言,但其道理至今仍具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面对错误不应心存侥幸,更不能以“慢慢改”为借口,逃避及时改正的责任。真正的君子,应当从当下做起,杜绝一切不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