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全诗的意思和背景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全诗的意思和背景,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15:17:43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描绘了作者在一次春日傍晚出游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情趣。

一、诗歌意思解析

“常记溪亭日暮”:意思是“常常记得那溪边亭子的傍晚时光”。这里的“常记”表达了作者对那次游玩的深刻印象和怀念之情。

“沉醉不知归路”:她因玩得尽兴而喝得微醺,不知不觉忘记了回家的路。这句不仅写出了当时的情景,也透露出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心境。

“兴尽晚回舟”:玩到尽兴之后,才在傍晚时分乘船返回。这里“兴尽”表现了一种满足感,“晚回舟”则点明时间已晚。

“误入藕花深处”:在返回的路上,不小心划进了荷花丛中。这一句既写出环境的幽静美丽,也带有一丝意外与惊喜。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她急着划船出去,结果惊动了水中的鸥鸟和鹭鸟,它们纷纷飞起,打破了水面的宁静。这句以动作和声音收尾,使整首词更加生动活泼。

整首词通过描写一次郊游的经历,展现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片段,也体现了她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二、创作背景分析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女性内心世界。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大约创作于她少女时期,那时的李清照生活富足,性格开朗,经常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出游。这首词正是她在一次春日游玩后,回忆起当时的美好情景而写的。

从内容来看,这首词并没有复杂的感情纠葛或人生感慨,而是通过对一次简单出游的描写,展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这种风格也反映了她早期作品的特点,即情感纯真、语言质朴、意境悠远。

三、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1. 语言简练:全词仅用33个字,却完整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场景,充分体现了李清照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2. 意象鲜明:词中“溪亭”、“日暮”、“藕花”、“鸥鹭”等意象,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给人以视觉与听觉上的美感。

3. 情感真挚:虽然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但通过细节描写,传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李清照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四、结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的小词,它不仅是李清照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宋词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少女时代的纯真与浪漫,也能体会到古典诗词中那种含蓄而深远的美。

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历史意义来看,这首词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