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窘迫词语出处介绍

2025-11-10 08:34:52

问题描述:

窘迫词语出处介绍,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0 08:34:52

窘迫词语出处介绍】在汉语中,“窘迫”一词常用来形容人处于尴尬、困难或不安的状态。它不仅在日常口语中频繁出现,也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了解“窘迫”一词的出处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与语言价值。

以下是对“窘迫”相关词语的出处进行整理和总结,便于读者参考与学习。

一、

“窘迫”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古代文献,多用于描述人在困境中的心理状态。在《说文解字》中并未直接收录“窘迫”,但“窘”字有“困迫”的意思,而“迫”则表示“逼迫”。两者结合后,“窘迫”逐渐成为固定搭配,用于表达人的难堪、焦虑或被迫处境。

在古文中,“窘迫”常出现在描写人物心理或社会矛盾的语境中,如《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以及唐宋诗词中均有体现。随着语言的发展,“窘迫”一词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现代汉语中也常见于小说、剧本及日常交流中。

此外,与“窘迫”相关的词语还有“尴尬”、“为难”、“难堪”、“困窘”等,这些词在语义上相近,但在使用场合和情感色彩上各有侧重。

二、相关词语出处对照表

词语 出处文献 释义说明 示例句子(古/今)
窘迫 《左传·僖公十五年》 困迫、难以自拔 “君之惠也,不以兵甲,使臣得归,是寡人之福也。”(古)
《说文解字》 困迫、受限制 “窘,穷也。”
《诗经·小雅》 压迫、逼迫 “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古)
尴尬 《世说新语》 难堪、不自然 “吾闻之,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
为难 《红楼梦》 处于两难、难以决定 “他实在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今)
难堪 《聊斋志异》 感到羞耻、丢脸 “此事若被外人知道,真是难堪极了。”(古)
困窘 《资治通鉴》 贫困、艰难、陷入困境 “家道困窘,无力应酬。”(古)

三、结语

“窘迫”及相关词语不仅是汉语中表达心理状态的重要词汇,也是中华文化中对人性、社会关系深刻描写的体现。通过了解这些词语的出处和用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古人的情感世界,并在现代语境中更准确地运用它们。

希望本文能为对汉语词汇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