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的意思是什么】“名副其实”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具有真实的内容和能力。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地位或事物的性质时。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名 | 声誉、名气、名称 |
副 | 相当、符合 |
其实 | 实际情况、真实内容 |
综合解释:
“名副其实”意思是名声与实际完全相符,即“名”与“实”一致,没有虚名。
二、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举例说明 |
描述人 | 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专家,对行业有深入研究。 |
描述事物 | 这家餐厅的菜品名副其实,味道非常正宗。 |
描述称号 | 她是名副其实的“最美教师”,深受学生爱戴。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名不虚传、货真价实、实至名归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徒有虚名、名存实亡 |
四、成语来源
“名副其实”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为人也,必有其德,必有其行,故能名副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有德行的人,他的名声才会与实际相符。
五、使用注意事项
-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人、事物、称号等。
- 语气程度:属于中性偏褒义,强调真实性和一致性。
- 避免滥用:不要随意用于形容普通事物,否则可能显得夸张。
总结
“名副其实”是一个表达真实与名声相符的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意思,避免误解。通过了解它的来源、用法及相关词汇,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