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的起止点】“西气东输”是中国一项重要的能源战略工程,旨在将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优化全国能源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该工程自启动以来,对我国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西气东输”的起止点,以下将从整体概况出发,结合具体数据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信息。
一、项目概况
西气东输工程始于2002年,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型能源项目之一。它分为多条线路,其中主干道为“西气东输一线”,于2004年建成投产,后续又陆续建设了“西气东输二线”、“三线”等,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天然气输送网络。
该工程主要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作为起点,经过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最终抵达上海等地,满足东部地区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二、起止点详解
项目 | 内容 |
工程名称 | 西气东输工程 |
主要线路 | 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等 |
起点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如轮南、库车等地) |
终点 | 上海市(部分线路延伸至广东、福建等地) |
输送距离 | 约4000公里(一线) |
设计年输气量 | 一期约120亿立方米/年,后续逐步提升 |
建设时间 | 一期:2002-2004年;二期:2008-2013年;三期:2015年后 |
三、意义与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不仅有效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还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同时,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煤炭使用,改善空气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此外,该工程还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总结
“西气东输”的起止点明确,起点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终点则覆盖上海及周边地区。这一工程不仅是我国能源调配的重要通道,也是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持续的建设和完善,西气东输工程正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