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级干部什么级别】在公务员体系中,“局级干部”是一个常见的职务称谓,但很多人对“局级”的具体级别并不清楚。本文将从职级划分、行政级别、工资待遇等方面,对“局级干部”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其对应的行政级别。
一、局级干部的定义
“局级干部”通常指的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中担任“局级”职务的人员。这里的“局级”是行政级别的一种,属于我国公务员职级序列中的一个层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相关规定,公务员的职级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等。
其中,“局级”一般对应的是厅局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厅局级干部”。
二、局级干部的行政级别
根据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职级制度,局级干部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1. 正局级(厅局级正职)
2. 副局级(厅局级副职)
这两类干部在行政级别上属于厅局级,高于县处级,低于省部级。
三、局级干部的职级与工资待遇
局级干部的工资待遇主要取决于其所在单位、地区以及具体职务。一般来说,正局级和副局级在工资、福利、住房等方面存在差异。
| 职务名称 | 行政级别 | 工资水平(参考) | 常见单位 |
| 正局级 | 厅局级 | 较高 | 省直部门、地市局 |
| 副局级 | 厅局级 | 中等偏高 | 地市下属单位、省属机构 |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财政状况也会影响实际收入。例如,一线城市的局级干部收入通常高于二三线城市。
四、局级干部的晋升路径
局级干部的晋升通常需要经过长期的工作积累和考核。一般情况下,从县处级(正处级、副处级)逐步晋升至厅局级,需具备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良好的工作业绩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
五、总结
“局级干部”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担任厅局级职务的人员,包括正局级和副局级。他们属于较高层次的公务员群体,承担着重要的管理职责。了解局级干部的级别和待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公务员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附表:局级干部级别对照表
| 等级 | 职务名称 | 对应级别 | 备注 |
| 正局级 | 局长 | 厅局级 | 通常为省级或地市级单位 |
| 副局级 | 副局长 | 厅局级 | 常见于省属或地市下属单位 |
| 县处级 | 县长/处长 | 县处级 | 比局级低一级 |
| 乡科级 | 镇长/科长 | 乡科级 | 最基层的行政级别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职级或具体单位的职责,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人事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