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经全文?】《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道教经典之一,相传为老子所著。该经文简短精炼,内容深奥,主要阐述了“清静”之道,强调修心养性、内观自省的重要性,是道家修炼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
《清静经》以“清静”为核心思想,主张通过内心的清净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全文共二百九十四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其内容包括对“道”的理解、对欲望的摒弃、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等。
该经不仅在道教修行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人阅读《清静经》,有助于培养内心的平和与专注,提升自我修养。
二、《清静经》全文内容(原文)
>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字曰道。
>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 夫心者,众妙之门。欲想成真,先须守一。一者,道之根也。守一不退,便得长生。常能清静,天地自归。
> 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常清静矣。
>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善者,不善者之师;不善者,善者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三、《清静经》内容概览表
段落 | 内容要点 | 核心思想 |
第一段 | 道无形、无情、无名,却生养万物 | 道的本体特性 |
第二段 | 道有清浊、动静,人若清静则天地归之 | 清静的重要性 |
第三段 | 心为众妙之门,守一可得长生 | 修行方法 |
第四段 | 人心易被欲扰,需遣欲澄心 | 内心修养 |
第五段 | 天地如橐籥,虚静而生万物 | 自然法则 |
第六段 | 无欲观妙,有欲观徼,玄之又玄 | 道的深奥 |
第七段 | 善与不善相辅相成,贵师爱资 | 道德修养 |
四、结语
《清静经》虽篇幅不长,但蕴含丰富的哲理与修行智慧。它不仅是道教修行者的必读经典,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心灵净化的方式。通过研读《清静经》,可以更好地理解“清静”之道,从而在纷繁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