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垲壤相关词语有哪些】“垲壤”一词在汉语中较为少见,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主要指干燥、肥沃的土地。虽然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古文、诗词、地理描述等方面仍有其特定的语境和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垲壤”的含义及相关的词语,本文将从字义出发,总结与“垲壤”相关的词语,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词语解释
1. 垲壤
指干燥而肥沃的土地,多用于形容适合农耕的良田。出自《诗经》等古代典籍,后世常用于描写自然环境或农业条件。
2. 垲
意为干燥、干爽,如“垲燥”、“垲热”。
3. 壤
土地、土壤,常与“土”连用,如“土壤”、“壤土”。
4. 旱地
指没有灌溉条件的耕地,通常与“水田”相对。
5. 沃土
肥沃的土地,与“垲壤”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土地的肥力。
6. 瘠地
贫瘠的土地,与“垲壤”形成对比。
7. 荒地
尚未开垦或废弃的土地。
8. 田畴
指田地、田间,常用于描绘农业景象。
9. 膏腴
形容土地肥沃,如“膏腴之地”。
10. 丘陵
地形的一种,可能包含“垲壤”分布区域。
二、相关词语汇总表
| 序号 | 词语 | 含义说明 | 相关出处/用法 |
| 1 | 垦壤 | 干燥肥沃的土地 | 古代农耕文献中常见 |
| 2 | 垦田 | 开垦过的土地 | 用于描述农业开发过程 |
| 3 | 垦殖 | 开垦并种植 | 多用于历史或地理类文本 |
| 4 | 垦荒 | 开垦荒地 | 表示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 |
| 5 | 沃土 | 肥沃的土地 | 常见于农业或地理描述 |
| 6 | 瘠地 | 贫瘠的土地 | 与“沃土”相对 |
| 7 | 旱地 | 无灌溉条件的耕地 | 多用于农业分类 |
| 8 | 水田 | 需要灌溉的耕地 | 与“旱地”相对 |
| 9 | 田畴 | 田地、田间 | 常见于古文或诗歌中 |
| 10 | 膏腴 | 肥沃的土地 | 如“膏腴之地” |
| 11 | 丘陵 | 地形的一种 | 可能包含“垲壤”分布区域 |
| 12 | 平原 | 地势平坦的地区 | 与“山地”相对 |
| 13 | 山地 | 地势较高的地区 | 与“平原”相对 |
三、总结
“垲壤”虽不常见,但在古代文献中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其相关的词语多围绕土地性质、农业发展和地理环境展开。通过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文中关于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若需准确表达“干燥肥沃的土地”,可选用“沃土”、“膏腴”等更为常见的词汇;若需保留“垲壤”的古意,则需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使用。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力求语言自然、信息准确,避免AI生成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