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攘一鸡全文翻译】“月攘一鸡”出自《孟子·尽心下》,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原文通过一个偷鸡人的行为,讽刺那些明知错误却不愿彻底改正的人,强调了“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一、原文及翻译
原文 | 翻译 |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 |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他回答说:‘那就减少一点,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停止。’” |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 “如果知道这是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立刻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
二、
“月攘一鸡”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寓意深刻。它讲述了一个小偷每天偷鸡,当别人指出他的行为不正当时,他却辩解说“每月只偷一只,明年就不再偷了”。孟子对此提出批评,认为既然知道是错的,就应该立即改正,而不是拖延。
这则寓言强调了以下几个核心思想:
1. 知错即改:人一旦认识到错误,应立即纠正,不应拖延。
2. 勿以恶小而为之:即使是小的错误,也不应纵容,否则会逐渐形成习惯。
3. 态度决定结果:面对错误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能否真正成长和进步。
三、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尽心下》 |
故事主角 | 一个每天偷鸡的人 |
行为描述 | 每天偷邻居的鸡 |
对话内容 | 被劝诫后表示“每月偷一只,来年停止” |
孟子观点 | “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
寓意 | 知错即改,勿拖延;勿轻视小恶 |
现代启示 | 面对错误要果断改正,不能找借口拖延 |
四、结语
“月攘一鸡”虽为古文,但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原则、有底线,一旦发现错误,就要立即纠正,而不是用“慢慢改”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不足。只有不断自我反省、及时修正,才能真正走向成熟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