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豆腐怎么做】石膏豆腐是一种传统的豆制品,以其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受到广泛喜爱。制作石膏豆腐的关键在于豆浆的凝固过程,而“石膏”在这里指的是天然的硫酸钙(CaSO₄·2H₂O),它能有效促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结成豆腐。
以下是制作石膏豆腐的详细步骤和关键要点总结:
一、材料准备
| 材料 | 用量 | 说明 |
| 黄豆 | 500克 | 建议使用新鲜黄豆 |
| 石膏(硫酸钙) | 10-15克 | 可用市售食用级石膏粉 |
| 清水 | 3000毫升 | 用于浸泡黄豆和煮浆 |
| 食用油 | 少量 | 用于点浆时防止粘连 |
二、制作步骤
1. 泡豆
将黄豆洗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8-12小时,直至豆子变软,体积膨胀约2倍。
2. 磨浆
将泡好的黄豆与清水按比例混合,使用石磨或搅拌机打成豆浆。注意控制水量,避免过于稀薄。
3. 煮浆
将豆浆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并持续煮沸5分钟,以去除豆腥味并杀灭细菌。
4. 点浆
在煮好的豆浆中加入适量的石膏水(将石膏粉溶解于少量温水中),轻轻搅拌均匀。石膏的作用是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结形成豆腐脑。
5. 静置凝固
将点好浆的豆浆静置10-15分钟,使其自然凝固成豆腐脑。
6. 压制成型
将豆腐脑倒入铺有纱布的模具中,根据需要压出多余水分,形成不同硬度的豆腐。
7. 冷却定型
将压制好的豆腐放入凉水中冷却,使其更加紧实、有弹性。
三、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 | 说明 |
| 石膏用量要适中 | 过多会导致豆腐发苦,过少则不易凝固 |
| 豆浆温度控制 | 点浆前豆浆应保持在80-90℃之间 |
| 搅拌动作轻柔 | 避免破坏豆腐脑结构 |
| 使用新鲜豆类 | 新鲜黄豆制作的豆腐口感更佳 |
四、小贴士
- 若家中没有石膏,可尝试使用葡萄糖酸内酯(NMD)作为替代,但风味略有不同。
- 制作过程中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 豆腐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盐、酱油等调味品。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在家轻松制作出美味的石膏豆腐了。不仅健康营养,还能体验传统工艺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