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杨氏之子》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记录了魏晋时期士人的言行和轶事。本文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少年与孔君平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孩子的机敏与语言的巧妙。
一、文章总结
《杨氏之子》讲述了梁国的一个姓杨的人家,家中有个孩子,年仅九岁,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去拜访他家,看到院子里有水果,便指着杨梅对小孩说:“此是君家果。”意思是“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立刻回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为“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这段对话看似简单,却体现了孩子的机智与语言的幽默。他没有直接否定孔君平的话,而是用类比的方式,反问对方,既不失礼貌,又巧妙地反驳了对方的调侃。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个孩子九岁,非常聪明。 |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 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叫出孩子来。 |
为设果,果有杨梅。 | (孔君平)给孩子摆上水果,其中就有杨梅。 |
孔君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孩子马上回答:“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
三、小结
《杨氏之子》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不仅展示了古代儿童的语言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种文化氛围——讲究言辞、注重礼仪。同时,这个故事也常被用来教育孩子在面对他人调侃时,要学会灵活应对,保持风度与机智。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文的精炼之美,也能体会到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智慧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