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精疲力尽汉语大词典

2025-11-07 19:25:32

问题描述:

精疲力尽汉语大词典,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7 19:25:32

精疲力尽汉语大词典】“精疲力尽”是一个常见于汉语中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因过度劳累或精神消耗而感到极度疲惫的状态。在《汉语大词典》中,“精疲力尽”被收录为一个典型的成语条目,其释义、用法及来源均有详细说明。

一、

“精疲力尽”出自古代文献,多用于形容人在体力或精神上达到极限,无法继续坚持的状态。该成语结构紧凑,意义明确,广泛应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在《汉语大词典》中,对其出处、含义、用法以及相关例句都有系统性的整理与解释,便于读者全面理解其使用方式与文化背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精疲力尽
拼音 jīng pí lì jìn
词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意义相近)
出处 首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后世多有引用
基本含义 形容人因过度劳累或精神消耗而极度疲惫,无法再继续工作或活动
近义词 力不从心、筋疲力尽、疲惫不堪、身心俱疲
反义词 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充满活力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长时间工作、学习、运动后的状态,也可用于比喻心理上的极度疲劳
例句 他连续加班三天,终于到了精疲力尽的地步。
语法功能 作谓语、定语、补语,常用于主谓结构中
文化内涵 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劳逸结合、身体健康的重视,也体现了对人情世故的细腻描写

三、延伸说明

在现代汉语中,“精疲力尽”不仅用于描述身体上的疲劳,也可以用来表达心理上的极度压力或情绪耗竭。例如:“他在一场失败后,感到精疲力尽。”这种用法体现了成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此外,在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常被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通过《汉语大词典》的整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一成语的历史演变和语言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汇,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的完整内容,以便深入掌握汉语的语言魅力与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