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切”是一个常见的字,常用于表达“紧密、贴近、深刻”等含义。许多成语中都包含“切”字,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体现了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切”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切”字在成语中多表示“密切、切近、切实”等意思。根据其用法不同,可以分为几类:如“切合实际”、“切中要害”、“切肤之痛”等。这些成语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写作及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二、常见含“切”字的成语表
成语 | 解释 | 出处/用法 |
切中肯綮 | 比喻说话或做事非常准确,抓住关键点 | 《庄子·养生主》 |
切肤之痛 | 形容亲身经历的痛苦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切磋琢磨 | 比喻互相学习、研讨、改进 | 《诗经·卫风·淇奥》 |
切切私语 | 低声地、亲密地交谈 | 《后汉书·王符传》 |
切齿拊心 | 形容极度愤怒 | 《史记·刺客列传》 |
切实可行 | 办法或计划真实有效、可以实施 | 现代常用语 |
切近实际 | 接近现实,不脱离实际 | 现代常用语 |
切问近思 | 请教问题,深入思考 | 《论语·子张》 |
切切哀告 | 强烈地恳求、哀求 | 文学作品中常见 |
切骨入髓 | 形容对事物认识极深,触及本质 | 古典文学中使用 |
三、结语
“切”字在成语中的运用,既体现了汉语的精炼与生动,也展示了古人对语言的深刻理解。掌握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希望以上整理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切”字在成语中的用法与意义。